●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对抑郁症有绝对免疫力,即使是终日乐呵呵的人
●抗抑郁药物通常要服用2~3周才会看到效果,长期服药可控制复发
很多中老年人逐渐出现头痛、胃痛、心慌、高血压等周身病痛,到医院做各项检查却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有时百病缠身要考虑“病由心生”的可能,背后常见的病因往往是抑郁焦虑障碍,是大脑功能失调所致,只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疗,坚持药物及心理治疗,各种躯体症状便可迎刃而解。
病例:百病缠身,病因可能只有一个
一名59岁的退休大妈最近几年患上了高血压、慢性头痛、头晕眼花,重的时候感觉走路不稳,其实别人看不出她走路不稳。她经常眼睛发干,看东西总觉得有一层膜;她有时心慌得难受,胃部也经常不舒服,想呕吐,食欲也不好;她长期睡眠不好,入睡很困难,却容易醒;她时常感到心情很闷,没有兴趣做事情,还担心自己突然中风瘫痪不能动,给家人增添负担;患病以来,她的体重显著下降,整个人都消瘦了。
她到医院检查头部核磁共振、胃镜、心脏造影等,医生说没大事,按脑血栓、脑供血不足等治疗后好点,不久又回到老样子。在精神科,她被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用药治疗后,各种身体问题都缓解了。
心身疾病:占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1/3
情绪可以对躯体造成深远的影响,精神刺激与压力常常导致负性情绪,进而令躯体、器官发生生理反应。例如,当你被歹徒抢劫、在大会上发言、参加重大考试等情况下,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尿频、胃肠不适等躯体反应。当精神刺激消失,这些反应就会停止。如果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状态,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
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躯体症状其实是受情绪影响所致。宁玉萍称,到综合性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中,约有1/3是心身疾病,他们做了磁共振、B超、24小时心电图等多种检查,仍然找不到病因。有一名患者血压高达200毫米汞柱,同时服用3、4种降压药都无法控制,直到发现合并有情绪问题后进行抗抑郁治疗,只需服1种降压药便把血压控制住了。
抑郁症: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
情绪障碍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抑郁症。宁玉萍称,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是与糖尿病、高血压类似的慢性病。抑郁症的患者大脑功能失调,除了情绪障碍,还会导致全身症状。据统计,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有10%~25%的女性和5%~12%的男性在一生中可能患抑郁症,目前中国人的抑郁症患病率达6.1%。
有研究发现,具有某些性格特点的人容易患抑郁症,例如:
容易紧张、神经过敏、忧心忡忡,对挫折逆境的耐受性低的人;
追求完美,习惯自我批判,遇到坏事总是倾向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卑感强的人;
心思细腻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感到被拒绝或贬低,便会很苦恼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同情、体贴他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遇到挫折时也没人来帮助的人;
容易害羞,尽量不去公众场合,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的人;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
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对抑郁症有绝对免疫力,即使是终日乐呵呵的人。抑郁症患者并非总是以泪洗面,部分人会用表面的乐观开朗来掩饰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被称为“微笑型抑郁症”,典型的病例就是2014年疑因抑郁症自杀的美国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
抑郁症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有调查显示,疗养院中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抑郁症。经历了心血管疾病、骨折、中风、长期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及有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甲状腺疾病、维生素B12缺乏的中老年患者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症。宁玉萍举例说,动脉硬化、脑中风可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情感控制中枢的神经环路受损,从而诱发抑郁症。抑郁症反过来也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身体疾病,例如令疼痛的症状更严重。
自查:抑郁表现超过2周要警惕
正常情绪的低落往往事出有因,通常只会持续短暂的数天,程度也比较轻,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通过心理调整便能恢复心理平衡。如果具有以下两项或以上的症状并且持续两周或者更长时间,就很有可能是抑郁症,建议去找专科医生诊治:
●情绪低落,或者不愿意与人交往。
●入睡困难,容易醒,睡眠很浅。
●没有食欲,经常恶心、呕吐。
●精力减退,感觉自己太虚弱了,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头。
●容易疲劳,仅仅走走或轻微活动就感到非常疲倦。
●记忆力下降,本来要去做什么事,到时就忘了,老年患者常被误诊为“老年痴呆”。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计算时困难,交谈表达自己的思想困难,回答接话反应慢。
●自怨自艾,无端自责,过度苛责自己,例如认为家里一切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过度思虑操心,一点小事反复想,常常不必要地担心子女的安全、健康等,或者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易受激惹,脾气大,不讲理。
●动作缓慢、笨拙,面无表情。
●有轻生的念头甚至自杀行为,认为自己是“累赘”,没有自己别人会过得更好。
治疗:抗抑郁药物不要轻易停服
抑郁症让患者精神痛苦,导致工作无法完成,但最严重的还是自伤、自杀的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容易自杀 “成功”。个别人还会“扩大性自杀”,把自认为孤苦伶仃的家人、孩子一起杀害。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可以进行电休克治疗,能够迅速消除自杀念头。
及时治疗抑郁症不光令心情好转,还可以减轻躯体疾病的折磨。宁玉萍认为,仅仅对患者进行心理劝解是不够的,因为抑郁症有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的生理基础,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对大多数人的效果通常很好,而少数病人需要不断调整用药。她提醒,抗抑郁药物通常要服用2~3周才会看到效果,而长期坚持治疗可以控制复发,复发次数3次以上者还需要终身服药。如果患者有家族史,而且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或应激事件,就不要轻易停药,可保持大脑的状态稳定。尽管抗抑郁药物的说明书上列举了很多副作用,其实新型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很少,一些胃肠道反应只要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消失,有的患者因为服药后出现短暂副作用而疗效尚未出现便频繁更换医生和药物,最后发展成难治性的抑郁症。
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最终目的。这还需要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调整患者的个性与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