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会
首页 >>新闻聚焦 >>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写在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写在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时间:2019/10/11 11:01: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题: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写在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新华社记者

  “我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布娃娃,有一个用来缝补自己的针线包,可是有一天我却找不到它了……”最近,一位年轻抑郁症患者所作的漫画,分享了自己通过治疗康复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10月10日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在京举办现场科普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守护“心健康”。

  心理健康,正成为现代人健康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实施6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才能从“心”做起,更好地呵护全民健康?


  从“遮遮掩掩”到国家行动,“心疾病”不再难启齿

  手机拿了又放,最后还是选择当个社交“隐形人”;明知道没必要,却控制不住地一次次核对某个数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如果你沉浸在这种状态一段时间内无法自拔,可能是你的“心”生病了,但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心理疾病和高血压等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近几年明显感到,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高了,甚至有些青少年也会主动寻求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

  陆林指出,近2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像焦虑症、抑郁症等轻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增加了精神心理问题的患病风险;另一方面,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到医院就诊,使这类疾病也更易被发现。

  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今年我国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到2022和2030年,要使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我们正努力让公众认识到,出现心理问题能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从被动接诊到主动干预,“心健康”更加重视预防

  “惩戒、打骂不仅不能治疗游戏障碍,反而会给患者造成更严重伤害。”陆林说,像“游戏障碍”等很多心理疾病,其发病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素质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仅靠医疗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将预防关口提前。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强调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都要承担起责任,共同守护心理健康。比如,个人要重视睡眠健康,少熬夜;家庭要互相关爱;各行各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政府要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模式,组建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根据该行动,重点疾病的预防成效将有明确指标。到2022和2030年,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上升趋势要减缓。同时,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防控将得到强化。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要搭建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据悉,这一平台由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三社联动”,通过各种形式来提供心理服务。(执笔记者屈婷,参与采写记者廖君、林苗苗、鲍晓菁)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备10025752号
主办:中国健康协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白鹿司路2号  邮编: 100023
E-MAIL:chinajk99@ 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协会 Copyright 2008-2019 © www.chinajk.org 法律顾问:张杰

 
中国健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