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尹莉娜)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山西运城召开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省省委常委、秘书长胡玉亭,山西省副省长曲孝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县域综合医改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各地要学习借鉴山西等地的先进经验,注意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激发基层运行活力,促进上下结合、防治结合、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最终实现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管理信息化、模式集团化。
人民健康从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山西省3701万的总人口中,县域人口占比达70%以上。为此,山西省从体制改革上全面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项改革从2016年试点开始,在两年内,全省119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今年,改革成效初显,步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深化阶段。
山西省实现了体制上破旧立新的三个突破:首先是改革办医体制,成立县(市、区)医院管委会,由县长担任主任,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县卫生部门,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府办医、管医职责,集中到医管委履行;其次是重塑管理体制,将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形成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第三是构建“三医联动”体制,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下放到县,实行价格动态调整;将医保资金打包预付给医疗集团,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实行总额预算、按月预拨、年终结算管理,结余资金的40%用于发展业务,60%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此外,山西县域综合医改实现了基层服务量、服务能力、群众满意率“三提升”,县级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自付比例、间接成本“三下降”。
全国县域综合医改会议要求,全国要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同、优化整合服务体系、同步转变管理和治理机制、统筹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共同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改善服务模式,将单项改革的“树木”连成综合改革的“森林”,形成县域综合医改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