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每年一度的中国血小板日,为唤起全社会对于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视,积极推动血小板均衡采集、合理输注等问题的解决,近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与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联合发起的“第三届中国血小板日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目前针对血小板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应重视加强规范治疗,同时避免过度诊疗。
血小板持续低于10×109/L需警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和血小板生成减少所致,是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统计显示,ITP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为5-10/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也高于同龄男性。在儿童群体中,ITP的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
得了ITP有哪些表现?对此,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赵永强教授介绍:“ITP患者主要有两大类症状,主要表现是出血,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尤其是持续低于10×109/L,有严重出血的潜在风险。最多见的出血为皮肤黏膜出血,育龄期女性常有月经增多。较严重的出血为胃肠道、泌尿道和颅内出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ITP是一种可以致死的良性疾病。ITP另外的一类表现为乏力、精神紧张和情绪低落等。这些表现也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现有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改善
根据《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ITP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到安全的水平并尽可能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然而专家指出,现有治疗方案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比如,一线糖皮质激素治疗ITP可以获得近80%的有效率,但是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病情复发。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良反应,青少年患者过量使用甚至会影响生长发育。现有二线治疗方案中,免疫抑制剂治疗整体有效率不高,同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另外,脾切除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患者存在短期和远期并发症的风险。
该如何让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ITP患者远离出血风险的困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教授表示:“对于一线治疗无效或复发的ITP患者,建议尽快转换二线治疗,以控制病情、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避免过量激素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据悉,作为中国血小板日的发起方和倡导者,ITP家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国血小板日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度,通过大会主题“凝聚爱的力量”,全国已有近十多万名血液病患者注册,并联合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医院、基金会以及各病友组织开展专家义诊、医患交流会和讲座、配合医院做患者调查、为危困患者筹款等,让ITP疾病在中国公众中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与关注,使ITP患者获得更多关爱,增强他们的信心与疾病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