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13电(记者黎昌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慢性肝脏疾病之一,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我国专家最新发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的内在抑制途径。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12月11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这一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系列研究中发现,阻断ASK1酶的激活,可明显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炎症发生、肝脏纤维化、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质堆积等一系列疾病过程。此次最新研究发现,TNFAIP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ASK1负调控分子,能够抑制ASK1酶的活性,从而有效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但产生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病症,可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肝衰竭,是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慢性肝脏疾病,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大问题。
专家认为,这一研究寻找到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靶点,降低了目前所采用的直接使用ASK1抑制剂、抑制ASK1酶活性而产生的毒副作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