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会
首页 >>新闻聚焦 >> 《国民营养计划》印发 打通营养健康生活之路

《国民营养计划》印发 打通营养健康生活之路

时间:2017/7/25 9:1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舌尖上的中国”感受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到“深夜食堂”品尝一碗心灵鸡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涵义和仪式感。与此同时,如何吃得更健康、更营养,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为国人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铺就路径。

  修订标准 明确指标

  吃饱不是问题,“吃好”是个难题。近年来,由饮食引发的各类健康风险足以引起警惕: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例如,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量过高;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对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制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并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同时,《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将围绕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等,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水平。

  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于国民营养水平的未来目标,《国民营养计划》也设定了明确指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说,这些指标都是在科学的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再通过专家论证决定的,特别注重当前面临的一些突出的营养问题,也借鉴了国际成功的经验做法。

  去其糟粕 健康食疗

  养生越来越热,由此“增生”的乱象也与日俱增。朋友圈里传阅的养生谣言、电视上频频露面“养生大师”、吃泥鳅吃绿豆治病的食疗“妙方”……这些涉及食疗的虚假宣传,正是利用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短期内谋取暴利,得手后一走了之,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食疗本身并无“原罪”。作为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习惯,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简便、适口、廉价等特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食养指导,发挥了营养健康的积极功效。

  “但是怎么去其糟粕、避免现代社会中过分趋利以及主要营养成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需要在落实计划过程和分解行动方案当中,与相关部门一起配合抓好落实。”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说。

  对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完善相关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金小桃说,中国还将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

  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与评价,培育公众的营养素养也不可或缺。《国民营养计划》指出,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坚决反对伪科学,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多措并举 培育人才

  要想做好膳食的营养平衡,所谓的“大师”并不靠谱,而是需要营养师等专业人才。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指导,我国居民的维生素、奶类、豆类食品摄入相对不足,而油脂和食盐的摄入量又相对偏高,亟须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相关专业服务。

  不过,相对于庞大的营养需求,目前我国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相关人才仍存在短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虽然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营养课,一些医院设立了营养科,但难以满足公众的强烈需求。

  对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加快推动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在临床领域,营养师的配备还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即在临床营养科室,要使临床营养师和床位比例达到1∶150,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

  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国民营养计划》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条件,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膳食营养、运动健康指导移动应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备10025752号
主办:中国健康协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白鹿司路2号  邮编: 100023
E-MAIL:chinajk99@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协会 Copyright 2008-2017 © www.chinajk.org 法律顾问:张杰

 
中国健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