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会
首页 >>新闻聚焦 >> “医师多点执业”引热议 患者最怕成“捞金”手段

“医师多点执业”引热议 患者最怕成“捞金”手段

时间:2010/3/3 11:51:41        来源:《科技日报》


 

 

  新闻缘起

  北京本市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的制度方案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获准执行。而后,医生可依此展开多点执业,市民在社区医院、区县医院接受专家诊治的机会也有望由此而增多。

  据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拟订的方案,北京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必须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在完成本职岗位的公益性诊疗任务后,才能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各类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市卫生局此前曾表示,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大医院专家主动到社区、基层服务,弥补社区卫生人才缺口,提高社区医院对居民健康的服务能力。

  将新闻进行到底

  不久前,记者的一位朋友在单位体检中查出疑患“不良肿瘤”,需要到大医院复查确诊。由于很少去医院,所以这位兄弟对排队挂号的问题知之甚少,结果为了挂一个专家号和拍一张B超,跑了好几趟医院,最后不得不起了一个大早才勉强如愿。虽然确诊病情无碍,但这次“看病”的经历让他记忆颇深。每次提起此事,他都不由地深深感叹:看病真难啊!

  其实,排队挂号、排队诊病的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想找“专家”看病,不提前预约几乎不可能有戏,稍微知名点的医生更是要托关系送红包才能勉强与其对话。因此,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也就成了时下最让人关心的“民生工程”。呼吁医生多点执业合法化的声音也连续几年不绝于耳。

  去年上半年,中央新的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一新规,使得医生的多点执业合法化出现曙光,不少省市行政主管部门纷纷行动。5个多月后,卫生部又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将对医师多点执业实行三类管理,并公布了多点执业试点的七条规则。年初,北京市有关部门也透露其试点申请已获得卫生部批准,并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尝试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兼职合法化,“看病难”的问题能否就此解决?

  市民议论 就近找专家是百姓最大的实惠

  根据卫生部的《通知》规定,医师可以在两家以上医疗机构执业,有关部门还将鼓励医师自愿到基层和农村医疗机构执业。听到记者告知的这一消息,家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小闫十分高兴,并表示不用去大医院就能得到专家的诊治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大的实惠。

  她说,自己居住的小区就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自己对这家医疗机构的服务并不满意。“除了开药打针、宣传点预防疾病的知识,基本上起不了别的作用。”

  实际上,不仅是小闫一个人有这样的认识。记者从多位朋友口中了解到,他们基本没去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不知道社区服务中心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身体有了毛病都是直奔大医院。

  担心新政策成为“捞金”手段

  小闫表示,如果不是强制措施,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到小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出诊。“小医院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要环境没环境。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什么吸引力。相比之下,一些肯出钱的大医院或者私立的医院可能成为这些大牌医生的第二单位。”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担心。在新的政策下,医生很可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游走在大医院或者私立医院之间“捞金”。

  “除了有组织的义诊等公益类的活动,我觉得那些名医还是不会自愿来小医院的。有的话,也是凤毛麟角。”小闫对能够在家门口解决看病问题还是不抱太大希望。

  “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我去找谁?”

  说到这个话题,中国网评论编辑李珅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我去找谁?”她进一步说,医生频繁地在不同医院不同地点出诊,即便是名医,医疗质量也十分让人担心,一方面医生可能由于医疗条件、利益等多种原因不会尽心尽力给病人看病,另一方面,如果医生全心全意付出,也会出现异常疲劳的现象,就像开车过程中的疲劳驾驶一样,一旦超越了一定的极限,刹车都来不及。

  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北大口腔医院的小孟也认为,既要保质保量的干好自己所在医院的工作,又要到别的医院干活,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小孟表示,医生的工作是一项很认真很谨慎的工作,工作一天下来已经十分疲倦,而且符合条件的医生还必须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医生。 “就是在一家医院挂上专家号都很难,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院方反应 硬件设施不达标可能造成另一种资源浪费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看来,大医院的医生也不是都可以多点执业。“这需要满足医生准入和技术准入的要求,而且医院硬件设施不达标,就算是大医生来了,手术也无法进行。”

  他进一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资深外科大夫或者专科四级以上大夫在社区医疗和基层医疗中都能看全科。“比如按照一上午时间来算,在北大人民医院能看30人甚至40人,如果大大夫去社区只能看上1个2个病人,这又造成了另外的一种浪费,也会导致新一轮看病难问题。”

  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

  作为院长的王杉表示,医生多点执业实际上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如今,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摆上了王杉的工作日程:如何管理本院知名教授用不完的资源;如何对这些教授资源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让他们到其他地方进行多点执业;如何让医院和医院之间资源共享;如何让医疗资源更合理、更有序的利用起来等等。在王杉看来,这些都是目前医院管理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中医院资源优势和患者可能受冲击

  作为一家大型公立中医院的管理者,北京东直门医院院长刘清泉更担心的是,医生多点执业新政的实施将对东直门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优势和固定患者造成冲击。

  刘清泉表示,中医诊疗对医院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比较简单,而中医品牌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医生个人的经验来塑造。因此,中医多点执业在一定时间段可能明显分流医院的诊疗量。

  医生观点 薪酬社保等关系需要配套调整

  “作为国家的一项改革方案、远期规划,前瞻性是必要的。”解放军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孝忠认为,要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解决群众就医难、充分发挥医技人员的作用等目标还需要充分的配套条件。他表示,推行医生社会化,重点要解决医生的劳动人事关系、薪酬关系、社会保障(五大保险)以及与签约单位的法律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重新界定,而且政府必须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比如目前的医生与他长期就业医院的劳动人事关系不调整,客观上同时在两三家单位注册、执业,即同时在两三家单位工作。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如果一个医生实际工作的单位已经不是他唯一的就业单位,而该单位还得承担他们的管理,支付全额的工资、福利、保险甚至是法律事务,这样的运作方式现实吗?可行吗?它所牵扯的一系列问题已不仅仅是用人成本问题,至少还涉及《劳动法》《行政管理法规》《医师法》和《保险法》等法律关系问题。”

  长远看应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作为一名业内专家,王杉认为,医生多点执业只是解决看病难问题、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办法之一。若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需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王杉的设想,这个体系应该是由大的专科、综合医院、区级医院和社区形成医疗服务联合体。“这个机构应该能够指导百姓看病时该怎么做,明确知道哪些病该到大医院,哪些病去找社区医疗,并且在社区医务室里就能预约到大医院的医生,这不仅能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该找哪个医生,也能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有效促进解决看病难问题。”

  转变就医观念是根本方法

  张孝忠认为,改变“什么病都非到大医院、非要找知名专家”的意识和观念是解决看病难的根本方法。“试想,真正的大医院、知名的专家教授全国加起来又有多少呢?让他们都坐着飞机24小时全国跑也解决不了13亿人的就医问题!所以必须让患者树立小病、常见病就地治疗、手术后和已经诊断明确的重症病人到中小医院治疗的观念。”

  张孝忠说,目前术后恢复、确诊后的重症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操作、处理原则都已建立规范的流程,只要诊断明确、方案确定,对于后期治疗大小医院都是一样的。 (韩士德)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备10025752号
主办:中国健康协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白鹿司路2号  邮编: 100023
E-MAIL:chinajk99@ 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协会 Copyright 2008-2024 © www.chinajk.org 法律顾问:张杰

 
中国健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