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各类赛事呈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赛事在百姓身边落地生根,带动更多的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针对不同级别的体育组织提出了发展要求和改革发展方向。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说,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多元共促的全民健身组织构架体系正逐渐搭建起来。
社会组织要发挥作用
这些天,首届北京冰球青少年选拔赛正在紧张进行。作为赛事主办方,北京市冰球协会此次在追求赛事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做出了新尝试:与芬兰冰球协会合作,由芬兰资深教练全程参与选拔。
2012年,北京市冰球协会成立,随后,从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中小学校际联赛的创办,到此次青少年选拔赛的“高规格”举行,北京市冰球协会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步找准了定位。去年开始,协会得到了来自体育部门的更多支持,在筹划北京冰球的未来时,视野更开阔,也更有底气。
培育、扶持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计划》提出的改革重点,也是体育部门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的发力点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生活在群众当中,发挥作用也是在群众当中,因此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计划》的落实就更加有保障。”
不过从现实来看,如何激发基层体育组织的活力是个课题,需要政策及时跟进和不断完善。刘国永说:“比如政府购买服务这块,虽然有相关的文件,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很好地细化落实。”他表示,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部门“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首先要找好领头人,其次要协助体育社会组织写好章程,并为他们提供基本保障经费,同时,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考核和评级不可缺位。”
部门联动应更加深入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推动了全民健身工作向社区、基层延伸。而此次“开门写《计划》”的思路更将这一机制前移至《计划》的编制阶段,渗透到《计划》出台的过程当中。
“编制《计划》过程中,我们向中央国务院各个部委,向全国体育系统,向各个社会单位征求了意见,组成了专家组参与撰写,还通过网络问需于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刘鹏表示,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联动,可以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使《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更加贴近老百姓的需求。
以往存在的部门间协作“两张皮”现象要如何避免?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平认为,找到“抓手”至关重要。“以前,卫生部门关于助力全民健身的文件出台过不少,但都因为缺少抓手,推行过程缓慢。”李国平说,“健康中国的提出为体医结合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今后开具运动处方、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成为趋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认为,创新全民健身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换言之,就是政府提供全民健身的基本场地、组织和活动条件,“保基本”;社会要发挥市场主体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多元”;市民要积极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享健康”。“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要共同发力、齐心协力,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李颖川说。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涉及全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责任、民生保障,又涉及社会组织、自愿服务,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公司运营、居民消费有直接关联。如何继续强化政府责任,切实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保障基本、激活中端、引导高端”应成为基本思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