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这是“十三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一系列具体目标,勾勒出未来5年全民健身的蓝图。新周期的全民健身计划有哪些新提法、新亮点,全民健身下一步的发力点在哪里,人民群众将获得什么实惠,中央政策如何执行落实到位?本版今起推出“解读《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系列报道,从发展格局、发展重点、发展体系3个层面,详细解析全民健身计划的丰富内涵。
当下,全民健身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话题。老年人到公园里晨练,大妈们在社区跳广场舞,“白领”下班后相约踢球,跑友们“霸占”微信运动封面,篮球少年享受着三对三“斗牛”……这些零零散散的场景,折射出国人越来越爱运动。
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健身需求,使得群众体育工作承载了更多使命。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中,第一次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说,如今的全民健身已经超越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与经济、教育、文化、养老等事业相融合,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首次对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前不久发布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从医、卫、体、食、药等8个方面对推进健康中国提出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位列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表示,《计划》将全民健身定位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意味着在“十三五”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中,“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首次对接。
以往,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医疗、轻运动”的观念,甚至认为“健康中国”就是“医疗中国”。“在吃得越来越好、‘宅’得越来越深的当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居高不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容易引发亚健康和心理疾病,持续的锻炼不仅能改善身体的内平衡,而且能调情绪、减压力、强意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健康重心下移,将全民健身作为主动健康的手段,成为《计划》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发力点。在日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援引了一个统计,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医疗中减少7—8元的投入。
按照《计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四位一体,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全民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还将对社会和谐、培养健康心态、养成公平诚信和规则意识等有提升作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全面对接,才有健康的个体、健康的家庭、健康的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