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天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了千余名居民骨健康筛查情况。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81.5%骨健康状况异常;40岁以下人群中,76.2%骨健康状况异常;骨健康状况异常者中以骨量减少为主,这些人可初步判断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随着本市老龄化进程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缺乏等。
是否具有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可以通过很简单的1分钟测试得知,如果测试中任何一个问题回答为“是”,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建议您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
疾控部门提醒市民,尽可能在年轻时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中年以后,最好每1至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如发现骨密度低下或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已经骨折的老年人,应积极康复、预防骨折的再次发生。(记者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