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2个“世界镇痛日”。疼痛是很多病症的伴随症状,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频繁的一种主观内在感受。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慢性疼痛更是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疾病,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医学会也将每年10月的第3周定为“中国镇痛周”。
在谈之色变的癌症中,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特别是到了晚期,疼痛对患者影响非常大,让患者精神抑郁,睡眠障碍,身体每况愈下。癌症疼痛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问题。据统计,57%癌症患者在确诊之初就会有癌症相关性疼痛,直至疾病进展期,这一比例最高会上升到95%。
一些研究者发现,约28%的癌症患者在死亡之前其疼痛并未得到足够缓解,临床医生往往更重视癌症的病因治疗而忽略了对癌痛的控制。长期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如睡眠和饮食不佳,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愤怒、疲惫、厌世等不良情绪,并且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阻碍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的认识癌痛及其相关治疗十分重要。在癌痛中,有以下六大误区需要引起癌症患者及家属的注意。
误区一
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重要
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癌痛是患者必须要承受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或者以为疼痛治疗只是治标,只能改善症状,意义不大;抗肿瘤治疗才是治本。他们认为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当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而且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但事实上,对于患者而言,控制疼痛与控制肿瘤同样重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两者同步进行。因为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状态才会好,才更有利于肿瘤的治疗。
误区二
只有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用药才会更加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出现疼痛不应拖延,应及时治疗。
误区三
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
阿片类药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缓解疼痛。但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很多临床医生错误地认为,阿片类药物不安全,因而不愿给患者处方。
但事实上,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更加安全、有效。对于既往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正确滴定用药剂量,就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误区四
不能服药就注射杜冷丁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把杜冷丁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药物。杜冷丁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完全排出机体约需13个小时,且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与肾毒性。
持续使用杜冷丁不仅不会增加止痛效果,反而会使去甲哌替啶在体内大量蓄积,严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谵妄、震颤、神志不清、惊厥等精神异常及呼吸困难,特别是对肾功能不全者,其毒副反应更大。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杜冷丁止痛,患者容易成瘾。
误区五
服药后出现呕吐应停药
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可自行消失。对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不少临床医生担心肺癌、肺转移癌患者可能因肺功能不良,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但事实上,肺癌疼痛病人可以安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因为肺部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是肺部病变所致,而阿片类药物对呼吸抑制是药物的中枢作用,并不会加重肺部病变。
误区六
停药太快一定会出现戒断症状
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癌症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或消除,随时可以减量或停用阿片类镇痛药,不会有戒断症状。
吗啡日用量为30毫克—60毫克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采用逐渐减量停药的方法,即在最初的两天内减量25%~50%,以后每两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为30毫克~60毫克时停药。若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症状,应缓慢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