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昨日宣布,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取消283种低价西药、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 低价药品清单,已在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
采购方式
医疗机构自行网上采购
从目前的清单来看,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等常用、廉价药,以及不少上市药企的独家品种,包括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中新药业的清咽滴丸、速效救心丸,精华制药的王氏保赤丸,千金药业的妇科千金片等均列入低价药范围。
根据八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纳入低价药清单的药品,将退出现行的“双信封”制药品集中采购,由各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对通过相应生产企业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自行网上交易,阳光采购。
药品清单
低价药建进入退出机制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介绍,低价药清单并非一份固定的目录,而是建立了动态进入和退出机制。
郭剑英介绍,现阶段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因价格或用法、用量发生变化导致日均费用符合上述标准的药品,价格主管部门要及时将其增补纳入低价药品清单。同样,对因成本上涨或用法、用量发生变化导致日均费用需突破低价药品标准的,要及时退出低价药品清单,由价格主管部门按权限重新制定该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
郭剑英介绍,日均费用标准将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但总体目标是,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调动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合理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促进用药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用药,减轻患者总体医药费用负担。
取消限价让市场说话
近年来,最高零售限价争议及地方药品招标采购问题频现,一些常用、价廉的老药出现断供。如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麻醉用药氯胺酮等药品,甚至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解决低价药短缺问题,也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取消最高零售限价,改革以往政府对药品“一味降价”的管理措施,让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低价药的合理定价与存亡,是此次政府在低价药保障机制中最大的改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坦言,“导致低价药消失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认为仅从价格一方面解决很难真正达到目标,因此会同多部门出台了这一清单。”
郭剑英认为,此次低价药清单出台,还需推动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的完善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不能将价格低作为集中采购药品惟一要素,才能保障低价药“有的用”、“用得好”和“用好的”。(新京报讯/记者魏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