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急救还被作为全球新兴学科。被誉为当代急救泰斗、世界急救灾难医学协会的创始人彼得·沙法教授,很想到中国传播这项事业。经过北京医学院麻醉系主任谢荣教授的介绍,我有幸成为沙法的中国弟子。
如何接下沙法教授的接力棒?心肺复苏作为“第一救命技术”,当时在中国还未被推广。最终坚定我信心的是,2000年我在美国经历的一幕。当时,我在加州的一个餐馆就餐,旁边餐桌的客人突然倒下,服务员马上拨通“911”,救护车4分钟赶到。在这4分钟里,服务员先为患者实施基础急救,后又冷静而准确地实施心肺复苏,为随后的成功抢救赢得了宝贵时机。我想,假如这个男人是倒在中国的某个餐馆里,结果会怎样呢?美国西雅图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们不到1%。
改变这一现状,我要做同时驾驭“两匹马”的医生。从那时起,我就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每写一本专业的书籍,就须同时写一本科普书。《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急救ABC》、《紧急救护》等急救科普书就这样诞生了。也是从那时起,我不停地向国内的媒体人宣传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很多媒体上开始出现了心肺复苏的报道。我想,我一定要用那些最新、最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帮助我亲爱的同胞在遇到“万一”时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