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3日是世界防治哮喘日。春夏之交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容易诱发哮喘。但有些家长因为对哮喘存在认识误区,以至于耽误了患儿的病情。如何正确应对待哮喘?本期《1分钟养生课》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冀晓华,为广大网友分享相关知识。
冀晓华介绍,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常在夜间与凌晨发作或加剧。
“很多家长表示,患儿运动后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因此叮嘱孩子不要上体育课,不要剧烈活动。”对此,冀晓华表示,不要因为哮喘害怕运动。其实,室外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对患儿有许多好处。相反,不运动的患儿体质会变得更弱,对哮喘的预后有负面影响。
冀晓华强调,患儿运动关键要避开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在经过一段时间规范治疗之后,症状会有所改善,比如咳嗽症状减轻,不再气喘等,建议在这个时候循序渐进地开展运动。但不要一开始就大量运动,而是要结合自身能力逐渐加码。如果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一定要避免运动,多静养,待病情平稳时再进行适当的活动。
在门诊中,冀晓华发现,有些患儿在哮喘症状消失之后,家长就不给孩子用药了。对此,冀晓华明确指出这是不对的。
“中医认为,哮喘是有宿根的,需要长期治疗。而治疗的重点,就是在哮喘的缓解期。此时,可以采用健脾、补肺、补肾、化痰等,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冀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