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哮喘病进入又一个疾病高发期。儿童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世界各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中间水平,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近年来儿童哮喘患病率的上升与城市化进展有一定关联性。”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煜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哮喘病是受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为“世界哮喘日”,今年为5月5日。马煜表示,最近几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都强调“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儿童哮喘患病率居高不下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典型的症状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严重时甚至脸色发白、大汗淋漓。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亿人患有哮喘,中国患病人数在3000万左右,其中儿童是哮喘患病的多发人群,在儿童哮喘患者中,约有1/3到一半的儿童在3岁前就出现过喘息发作。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也不断攀升,据2013年公布的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总患病率为3.02%,与2000年的调查数据相比,我国儿童哮喘的累计患病率增加了52.8%。
“根据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哮喘的发病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热带平原地区高于寒冷高原地区的特点,这也是国际很多流行病学调查类似的结果。”马煜介绍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种因素如城市的空气环境、接触的环境物质、接触的人群、生活方式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与乡村都不同,这是令儿童哮喘患病率数据不断上升的一个原因。
长期控制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
“最初几年的‘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是有变化的,但近年来的世界哮喘日主题都在强调‘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多年的防治工作走下来,发现哮喘病治疗的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加强哮喘病的控制。哮喘病本身是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哮喘发作症状经治疗很容易得到缓解,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病情好转就自行给孩子停药,不坚持治疗,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剧。这和家长对哮喘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药物的治疗原理了解不深刻有关。”马煜表示。
据了解,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两类,一类是长期使用的哮喘控制药物,患儿需要每天使用来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预防和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哮喘控制药物的使用要坚持遵守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不能根据患儿的症状轻重而自行增减,要定期复查,医生根据治疗一段时间以来的病情来调整用药计划。哮喘控制类药物的不规范不坚持使用是导致哮喘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哮喘治疗另一类药就是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的哮喘缓解药物,能尽快缓解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发病病因复杂,目前难以根治,会反复发作,儿童期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时期,而且小儿哮喘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经过合理、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把哮喘控制住,避免其向成年哮喘发展。
“一半以上(甚至到八成)的患儿在经过规范治疗后能达到停药也不会发作的理想治疗结果,但如果没有坚持规范化用药治疗,部分患儿将会导致并发症和后续病情恶化,如肺功能下降、生长发育迟滞、体质下降,甚至少数患儿成为成人哮喘患者甚至慢阻肺、肺心病方向发展,造成持续哮喘需常年服药的结果。”马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