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会
首页 >>母婴健康 >> 早教是培养儿童兴趣而非技能 3岁前是最佳时期

早教是培养儿童兴趣而非技能 3岁前是最佳时期

时间:2010/12/30 10:54:49        来源:中国健康协会

“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与家人一起教孩子认字、画画、玩游戏,我觉得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发育正常就足够了,没必要送孩子去早教”,在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部早教中心,王女士疑惑地对医生说,“我们小时候没有上过任何早教,不也都考上了大学吗?早教真的有必要吗?”

  近年来,随着“80后”升级为爸妈,传统教育的淡化,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部早教中心专家提醒家长们,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是由家庭、教育机构、社会共同完成,而婴幼儿时期对孩子的教育,超过孩子整个一生中任何阶段接受的教育,尤其3岁前是小孩接受早教的最佳时期。

  3岁前早教是最佳时期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部专家介绍,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出生时,小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25%;1岁时是成人的50%;3岁时的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的80%,而这时,几乎每个幼儿都突破了语言和学习的关口。4岁前,宝宝可以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智力的50%,有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由此可见,早教对孩子的将来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0—3岁是宝宝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为孩子最大程度的开发潜能,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专家说,孩子在0—3岁这一个性品质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是需要家长尤为注重的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如在此期间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大程度的开发孩子的潜能,才会事半功倍,同时,在此时期接受早教也是对孩子社会性发展需要的一个促进手段。

  早教是培养兴趣而非技能

  早期教育到底是让孩子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专家发现,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其实,早期教育首要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专家指出,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有效的早期教育,它的主要形式是家长与幼儿互动互进式的,而不是家长与幼儿单向促进式的,这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专家还提醒家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爱攀比的妈妈其实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妈妈可以适当选择正规的早教学校,在孩子大脑迅猛发展的阶段,做一些潜能开发训练。但是,“家长不要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其他孩子的优点比,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可能是全优的,你只能综合考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育比较好。一面攀比一面打击孩子的习惯,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缺乏自信的小孩最终会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早教误区:把孩子彻底托付给早教机构

  在不少家长的眼中,早期教育承担了幼儿园预备期教育的功能,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培养习惯,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对早教机构的课程形成依赖和惰性,觉得只要送孩子去上课,就万事大吉了。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专家指出,事实并非如此,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家长完全可以将早教机构的育儿理念和经验向家庭迁移。“家庭对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照顾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专家说,从促进宝宝发展方面来看,与家庭相比,早教的优势在于,给宝宝提供了更多的与同龄小伙伴交往和沟通的机会,是相互模仿和学习的场所,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新鲜的玩具,最重要的是早教是要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互动与沟通。

  在不少家长的眼中,早期教育承担了幼儿园预备期教育的功能,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培养习惯,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对早教机构的课程形成依赖和惰性,觉得只要送孩子去上课,就万事大吉了。

  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专家指出,事实并非如此,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家长完全可以将早教机构的育儿理念和经验向家庭迁移。“家庭对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照顾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专家说,从促进宝宝发展方面来看,与家庭相比,早教的优势在于,给宝宝提供了更多的与同龄小伙伴交往和沟通的机会,是相互模仿和学习的场所,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新鲜的玩具,最重要的是早教是要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互动与沟通。(向雨航 陈华夏 周游)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备10025752号
主办:中国健康协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白鹿司路2号  邮编: 100023
E-MAIL:chinajk99@ 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协会 Copyright 2008-2019 © www.chinajk.org 法律顾问:张杰

 
中国健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