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最愿意投资的就是健康。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引领下,功能食品将往哪个方面发展?全国功能食品发展趋势论坛日前在泉州举行,邀请了全国食产委秘书长黄圣明、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中国农大教授胡小松、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金宗濂、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刘诚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建仙等专家展开了探讨。
观点一:增强“幸福感”功能
“功能食品不同于药品,它不能治病,充其量能降低某种疾病发生的风险,比如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金宗濂说,“药是针对病人的病,而功能食品针对的是亚健康,具有增进健康的作用。”
金宗濂认为,功能食品要产业化,就应该增强功能食品的“幸福感”,给人带来愉悦,将它带进人们的一日三餐。
金宗濂强调,企业在开发功能食品时还要注意原料的用量问题,如“多大剂量为安全剂量”、“多大剂量为有效剂量”,企业都要进行科学的认定。
观点二:要取信于消费者
郑建仙认为,中国的功能食品企业在市场开拓中面临的挑战很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功能食品历经了几个发展高潮,历经一代一代发展下来,到了1996年,功能食品迎来了全行业的危机,也就是信任危机。
“消费者在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发现保健品就是那么一回事。这里有一个行业怪圈,就是我国的功能食品价值跟价格严重背离。5元钱的东西非得卖到100元钱才能卖得出去,卖到30元钱企业就会亏本。”郑建仙认为,这看起来是好事情,说明这个行业里头有巨大利润空间,但巨大的利润空间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企业该如何突破瓶颈?郑建仙认为,关键是企业要取信于消费者。“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可以说是全世界最迷茫的消费者,经历这么多商家的炒作,现在又进入另一个迷茫状态——你炒作得越厉害,消费者越不信任你。”郑建仙说。
另外,消费者对功能食品还另有一个不理性的期待。“就是现在普通的消费者,对保健品,不管老产品还是新产品,他能接受的周期就是两个星期。”郑建仙进一步解释道,“就是消费者尝试了一个新的功能食品,在两周内如果没看到效果,就会马上换品牌。”
胡小松认为,功能食品的定位就是健体强身,而不是治病救人,治病一定要追求立竿见影,药到病除,而功能食品吃了两周不可能就有效果,因为功能食品本身就是不以治疗为目的,如果消费者非要立竿见影,那反过来说,只要会立竿见影,那就不是功能食品。
郑建仙认为,要取信于消费者,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现在保健品的一个怪现象就是特别喜欢造概念、造理论,宣传一个什么产品非得造一个离奇的概念,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靠这种手段来推向市场的成功率已经不高了。”他说。
李里特认为,人的营养是一门复杂的、严谨的科学。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及时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强与外部的科研机构合作,才能生产出高质、让消费者信任的产品。
“但要与科研机构对接上,前提是企业要有比较强大的研发实力,不然企业找不着有用的信息,对于科研机构的一些尖端领域的研究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他说。
观点三:挖掘传统功能元素
李里特认为除了开发新产品之外,企业还要善于从传统的食品领域挖掘功能元素。
他举了个例子。在很久以前保加利亚有个长寿村,俄罗斯的一位营养学家到当地调查为什么那里的人会长寿,结果发现那里的人把奶放酸了才喝,于是这位营养学家就开始关注酸奶的发酵是不是跟长寿有关。后来研究的人经过上百年的研究,终于确认了酸奶发酵产生的益生菌和人的健康、寿命有关,于是一个很大的酸奶产业应运而生。
李里特认为,企业要开发传统食品,可以优先着眼于当地的传统食品。他认为福建也有很多功能丰富的传统食品,比如海产品,若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食品进行新产品开发,会让企业在成本控制、品质控制上发挥更大的优势,同时也会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观点四:实行平民化价位
在刘诚看来,与美国营养补充剂相比,我国的功能食品价位太高,离老百姓太远。“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中国的功能食品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刘成说。
“美国的饮料、营养棒、功能早餐、奶制品等都有功能化的产品,但价格跟普通食品的差距不大。”刘诚说,而中国生产的同样的产品,价位却比美国高出很多。
刘诚认为,并不是原料越贵产品就越好。他说,中国拥有很多营养价值高、价位低的原料,比如食用菌。“虽然中国每年有1800万吨的食用菌产量,产值却只有800亿元,算起来每吨售价只有4000元,也就是1斤2元钱左右。目前我们还停留在卖原料阶段。但其他国家从我国进口食用菌过去,经过深加工,产品1斤可卖到30元以上。”
除了食用菌,刘诚认为芦笋也是功能食品很好的原材料——福建是芦笋生产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