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用“某某致癌”这样的字眼引发舆论热切关注,最终在各种质疑和科普文章后,事件平息沉入信息大海。
某日在酒店吃自助早餐,看着大厨面前一盘盘烟肉、香肠和牛扒,脑海里飘过的字眼是:好一堆致癌食物。是的,拜新闻所赐,我们现在知道了培根就是烟肉,它和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1类致癌物,“每人每天吃50克(也就是1两)的加工肉制品,可导致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升高18%”。据说1类致癌物里,砒霜香烟也同列。而我们经常吃的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也列入2A级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全球共新增癌症病例1400万,820万人死亡,新增病例近一半在亚洲。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而《201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显示,中国年新发癌症病例数309万例,250万人死亡,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罗列这一组数据是想说明,这是一个癌症高发的时代。这也难怪任何有关癌症的研究都非常吸引眼球。“培根火腿致癌”事件之后,“植物油致癌”最近也很是热火了一阵。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加热做饭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癌症、心脏疾病以及痴呆等多种病症,相反橄榄油、椰子油、黄油甚至猪油就耐高温很多。此外,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斯坦还通过研究发现,吃太多玉米油或者葵花籽油,产生的Ω-6脂肪酸会取代大脑中的Ω-3脂肪酸,致使后者含量显著降低,可能导致心理健康疾病或失语症等。
两起“致癌食物”事件,以惊人的相似性在舆论场过堂。科学家发布研究成果,媒体用“某某致癌”这样的字眼引发舆论热切关注,最终在各种质疑和科普文章后,事件平息沉入信息大海。是不是颇有点“狼来了”的味道。而吃货们,在“三观”崩塌之后,经历了一轮反转再反转的戏剧性。
其实类似这样的“狼来了”,还发生过很多次。2012年时,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个研究团队对过去22年间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所做的饮食结构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白米会造成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于是,白米饭一度有被当成垃圾赶下饭桌之虞。当然,后来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其实,癌症为何发生,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得出的共识是,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与行为,是正常细胞癌变的内因和外因。所有以上这些致癌风险研究,远不能等同于致癌本身。而且,科学研究本身经常被颠覆。人们从中可以学习的,是尽量减少致癌风险,比如熏制食物不够健康就少吃点,比如玉米油不适合长时间高温煎炸就换种油炸薯条。媒体少喊一些“狼来了”,大家也别轻易就此颠覆自己的美食人生。(严慧芳)